只有在這種狀態時,對一個精微對象的思索和沒有思索的成功冥想,就得到了解釋。《瑜伽經1.44》

【心得】
接續著前幾節詩,帕譚佳里說明成功的冥想又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我們會透過智力理性的推理或是邏輯的思辨一步步去除對我們有害的心理活動;但要達到完全純淨的狀態,最終必須克服智力的推理,對精微對象(神)的思索到後來也必須放棄掉。

我是渺小的靈性火花,平常很幸運地做各種奉愛服務,所以有機會與神連接。剛開始做服務,負面的情緒或念頭出現時,就慣性地用以前知道的方法:寫日記或反省。但常會一錯再錯被慣性的模式拉著走,雖然靠著邏輯的思考可以一次次提醒自己,但是終究不理解為什麼自己會這樣,我也有很用功地冥想啊!

透過老師的教導,當我學著把目標從自己轉向神,祂的一切美好品質深深地吸引我。專心地為神和奉獻者服務,練習培養愛、表達愛,方法就是愛祂、愛祂的奉獻者,有機會唸誦、吟唱時就專注地聆聽、唸誦、吟唱,這種愛的冥想練習,真是我體驗過最美好的冥想方式。